【央广时评】农村防疫 要加强对独居老人等特殊人群的呵护******
近期,随着我国多地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增加,人们购药需求明显增长。特别是在农村地区,一些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的接诊人数呈倍增趋势,加之年关将近,返乡人员逐渐增多,农村防疫工作正面临诸多挑战。对此,各地正积极采取应对措施,从协调储备药物、增加基层医务人员等方面强化农村防疫保障。
各地在全力应对农村疫情防治时,需要特别加强对农村独居老人、留守儿童、有基础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关注和保护。因为这些群体的免疫力、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弱,属于易感染人群。一旦感染新冠病毒,购药就医难度也相对较大。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,他们更需要相关部门、乡镇村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。
鉴于此,各地要把本地农村的防疫举措谋划得更细致一些。乡镇政府、村委会要详细掌握属地这些特殊人群的情况,尤其是村级党组织、村委会和村民小组要发挥统筹功能,动员各方力量,通过邻里互助的方式,点对点加强对独居老人、留守儿童、有基础疾病患者等人群的健康观察和防护知识普及。同时,要尽快建立该群体的需求清单,积极主动开展代购药物、发放“防疫健康包”等服务,以备不时之需。要通过电话、网络社交平台等途径建立与特殊人群的联系,进一步畅通救助渠道,以便在需要时及时协助其就医就诊。要组织满足条件的老人、儿童尽快接种新冠疫苗,筑牢免疫屏障。在外务工人员更应及时与留守老人、儿童保持联系,了解他们的需求,及时寻求乡亲们的帮助。
关爱和保护特殊人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既是政府的职责,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。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,我们更要齐心协力、同舟共济,呵护好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孩子,尽快补齐农村防疫短板,尽最大力量、最大可能降低感染率、重症率和病亡率,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(央广网评论员陈锐海)
立春节气即将到来 南方进入“雨雨雨”模式******
中新网北京2月3日电(韦香惠)立春节气将于2月4日到来。据中国天气网消息,未来三天(2月3日至5日),南方多地维持阴雨频繁的天气格局,而北方下周一前,大部地区维持晴朗,气温将陆续回升。
2月2日,昆明冬日暖阳和煦,吸引大批游客来到海埂大坝,与越冬红嘴鸥互动。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南方有持续性阴雨天气
2月上旬,南方大部地区将在持续阴雨中度过,降雨日数普遍将达5至7天,贵州东部和华南、江南南部可达8至9天,湖南、江西、广西北部、广东北部降雨量将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,当地居民需注意防范局地持续性降雨可能引发的滑坡、崩塌等次生灾害,同时,公众需关注道路湿滑、能见度降低对交通运输等的不利影响。
其中,2月3日至5日,江淮、江汉、江南、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有小到中雨,广西、湖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,局地暴雨。
此外,2月6日至9日,中东部地区将出现较大范围降水过程,江淮、江南、华南等地有中到大雨,局地暴雨;西北地区东南部、华北、黄淮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,局地大雪。此外,受冷空气影响,中东部地区将有大风降温天气。
未来11-14天(2月11-14日),南方地区仍多阴雨天气,江淮、江汉、江南、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15~40毫米。西北地区东部、西南地区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~2℃,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℃左右。
全国降水量预报图(2月3日08时-4日08时) 图片来源:中国天气网北方大部晴朗升温
气温方面,随着冷空气影响接近尾声,北方大部昨天起陆续开启升温模式,不少地区最高气温累计升幅将达6~8℃。预计4日至6日,西北地区东部、华北中南部、黄淮等地最高气温又将回到10℃以上。
不过,在南方地区,受冷空气和阴雨共同影响,江淮、江汉、江南等地今天湿冷感持续,最高气温大多维持在个位数运行。4日,降温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,云南至华南多地也将出现2~6℃降温,5日开始,南方多地也将进入气温回升通道。
此外,下周初,新一股冷空气的到来将给中东部带来雨雪降温天气过程,气象部门建议公众关注气温变化,及时调整衣着,谨防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。
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任宏昌在《人民日报》撰文称,立春时节,虽然天气开始慢慢回暖,但早晚温差仍然很大。他提醒,一方面,应当及时关注最新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,为出行提供指导;另一方面,在大部分地区,也要注意保暖。
任宏昌表示,民间俗语“春捂秋冻”是有一定道理的,注意保暖可以让身体对多变的天气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。大家可用多层穿衣法来应对天气变化,保护身体健康。(完)
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 |